部编四上语文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3.现代诗二首 |
课文朗读视频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周恩来出生于1898年。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父来到了东北沈阳。一到沈阳,伯父就告诉他,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
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十二岁的周恩来当然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却让他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进了租界。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知识点整理
字:
解、繁华、热闹、砂锅、肇事、踊跃、清晰、胸怀、欺凌、衣衫褴褛、耀武扬威、风和日丽、迷惑不解、铿锵有力
对词语的理解
焦点:比喻引人注意的集中点。这里指当时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点地区,是民族危机极其深重的地方。
耀武扬威:课文中指巡警凭借帝国主义的势力在租界里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得意扬扬:课文中指那个大个子洋人看到租界里的中国巡警不给受伤害的中国人撑腰而显得十分得意,神气十足。
铿锵有力:这里指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诸生:这里是敬辞,总称教室里的所有学生。“诸”是“众、许多”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诸位”等。
胸怀:胸襟。这里指少年周恩来博大宽广的内心世界。
对句子的理解
1、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这句话是一句过渡句,它承接的上文是周恩来在听到伯父说的话之后经常想问题。说明正是这些问题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要去租界看个究竟,这也就很自然地交代了周恩来闯入租界这件事的起因。
2、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
这句话紧承上文周恩来在租界里的所见所闻而切身体会到的“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他“常常沉思”。通过后来修身课上,周恩来的发言,让我们感受到正是由于周恩来从小耳濡渲染,切身体会,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使得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上文写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对比着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中心思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总理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可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问答题
1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原因是什么?
答: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辱,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使他明白“中华不振”的含义,他想努力学习使中国强大,因此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惩”的声调是二声,不能读成三声;“惩处”的“处”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ǔ。
微课
常考题及答案
1 写近义词:
繁华—繁荣 驱使—命令 踊跃—积极
清晰—清楚 欺凌—欺侮 惩处—惩罚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2 补充成语。
( 疑)( 惑 )不解 ( 风 )和(日 )丽
灯(红 )酒( 绿 ) 热闹( 非 )( 凡 )
(耀 )武( 扬 )威 左顾( 右 )( 盼 )
3、缩写句子。
1.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东北是焦点。
2.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行走的是巡警。
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话语博得了喝彩。
4、选词填空。
显然 不然 安然 突然 果然 毅然
1.我们要加倍努力。(不然 )就要掉队了。
2.狼牙山五壮士( 毅然 )跳下悬崖。
3.他的意见( 显然 )是不对的。
4.吃过中饭,天气( 突然 )变了。
5.由于他勤学苦练,( 果然 )学到不少技术。
6.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 安然 )。
同步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xún jǐnɡ( )chǎo rǎnɡ( )chénɡ fá( )
bó fù( )zhèn xīnɡ( )chū zū( )
2、补充下面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左( )右( ) ( )( )扬扬
( )红( )绿 耀( )扬( )
铿锵( )( ) ( )和( )丽
3、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
(1)形容周恩来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
(2)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
4、根据句子意思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一双大大的钳子,颇有一番( )的样子。
(2)他( )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
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中国的土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中国人要振兴中华。(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认知经验离得很远,学生很难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课前应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理解周恩来从小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深入阅读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并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周恩来立下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阅读中借助对重点词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下远大志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周恩来同志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认、认写本课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想过为什么而读书吗?为功名?为利禄?为修身?这些未免太局限于个人的得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这份赤诚的爱国之心。
二、资料简介
背景知识:本文是作者余心言有感于周恩来立志求学的经历写的。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度过了三年不平凡的读书生活。在这里,少年周恩来亲身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感受到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深重,树立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初步感知
1.课题解析。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意思是“的”,课题的意思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从小立下的大志向,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本文以周恩来的这句话为题,直接点明了中心。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边听边注意生字生词。
3.学生各自再读1~2遍课文并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各有特色,看来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大家启发不少。稍后,我们会在具体的字词句段中来仔细体会。
4.交流字词。
四、整体感知
1.梳理课文内容: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周恩来目睹国人受辱,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1)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10自然段)。
(2)周恩来和伯父的对话(11~14自然段)。
听了伯父的话,周恩来有什么感受?
明确:疑惑不解。『pUxuewang.com』
(3)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15~17自然段)。
(4)课文中哪件事让周恩来感受最深刻?
明确:目睹国人在租界受到不公待遇。
2.紧扣词语,精读感悟,体会“中华不振”,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15~17自然段)。
关键词:不惩处、训斥、紧握拳头、劝慰。
3.归纳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
教师指导,明确:本文主要写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五、布置作业
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加深对伟人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疑惑——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在熟悉字、词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复习上节课的字词,然后带着问题进一步剖析文章。
二、句段解读
1.十二岁那年,他离开家乡江苏淮安,随回家探亲的伯文来到了东北沈阳。
明确:12岁的周恩来从江苏淮安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一个重要地方,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地方,通俗地理解,好比是一群恶狼争抢着一块肥肉。
2.一个星期天……大鼻子的外国人。
明确:“背”和“进”两个词充分体现出周恩来一心想到租界看个究竟的好奇心和决心。第二句中“大不相同”说明差别很大,租界的热闹非凡反衬出别的地方冷冷清清。商业萧条,同样是中国的土地,差别却很大,更令人疑惑。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明确:周恩来把个人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
三、质疑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感悟。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交流反馈,自主思考。
(1)为什么中国巡警不惩处洋人,反而训斥中国妇女?
(2)为什么围观的中国人紧握拳头,却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
3.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抓关键词谈感受。
(1)抓住“惩处”“训斥”,理解“中华不振”的内涵。
(2)重点句: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妇女。引导学生想象妇女、洋人、围观的中国人各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妇女悲伤无助、有理无处说;洋人仗势欺人、得意扬扬;围观的中国人气愤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3)联系第11自然段,了解租界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补充“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
(4)教师总结“中华不振”的根源:我们的祖国当时不够强大。
4.写法借鉴。『puXuewang.com』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如,周恩来刚到沈阳看到租界的繁华、热闹,与别处大不相同,衬托出别处萧条冷清、破烂不堪的景象。在写作中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要做到:一是要明确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二是要选准衬托物。衬托物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四、体验与反思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说说各自的读书目的,对比周恩来的读书目的 ,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谈谈由此获得的启发。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补充阅读链接,加深对周恩来的认识。
(1)读爱国名言,理解其包含的深意。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回顾全文,畅谈感受。
(1)人物:周恩来除了有远大抱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外,还是个善思的人。从“疑惑不解”“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可以体会到。
(2)写法:三件小事,两次过渡。
(3)感悟:“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胸怀博大,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一生都在为之奋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也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从小立下远大志向,成为民族未来建设的栋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散,但细读之后,我发现全文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抓住这个核心线层层展开,让每一个文字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语句词时,从而体会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经过分析,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为直观的语段是第16自然段,于是我抓住此典型事件让学生去品读“中华不振”,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同时想像当时的画面,学会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从而更深切地感受周恩来读书目的的可贵。
图文导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